实践成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实践成果
【专业群建设】周桂瑾: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19-05-22

职业技术教育 2017,38(29),24-27



            要:高职院校采用集群式专业结构是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客观要求。针对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专业群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不高、专业群资源整合与共享度不高两个问题, 以服务为宗旨, 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 围绕专业群的结构、资源和机制三要素, 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模式。通过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管理集约等方法创新, 探索专业群建设与运行的规律。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集群; 专业群; 模式;


传统专业建设模式存在“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 专业设置重复、资源分散而缺乏竞争力, 就业质量不高和产业服务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1]。2006年,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建设500个左右的专业群, 以促进资源共享, 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此后, 越来越多的学者、高职院校对专业群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与实践。特别是江苏省、湖南省等地区已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了高职专业群建设工作。但专业群如何建、如何运行、如何形成长效机制, 无论是在理论探索层面, 还是在实践探索层面, 均存在不同的意见, 专业集群的效应也未能充分释放。专业群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尤其是牵涉到体制机制改革这一难点, 需要认真分析要素构成, 系统设计与规划。

一、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

(一) 产业集群

专业集群概念的提出源自于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所谓“集群”是指同一类型或具有同一特质的事物的集合体, 这种集合体可以发挥群体效应, 有利于群体所共同需要的各种要素的聚集, 产生1+1>2的效应, 集群的核心在于各种要素的集成;所谓“集成”即化零为整, 由分散到集中, 将损耗、干扰降低到最低程度[2]。因此, 集群的优势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集群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典型应用就是产业集群。所谓“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企业 (公司、机构) 聚集在特定空间的现象。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使群内企业享用共同的基础设施, 产业分工更细、更专业, 相互之间的交易更方便, 合作更有效, 信息和技术传递更快捷、更便于激发新思想和新方法等。Michael E.Porter通过研究发现, 产业集群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几乎所有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产业集群[3]

(二) 专业集群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导致结构性矛盾的加剧。一是国家体制改革导致原先行业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日益失去吸引力, 专业同质化、求大求全、千校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技术技能人才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得不到改善。二是专业数量的增加造成专业单体资源的稀释, 而有限的资源又得不到充分的应用, 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限制了专业服务能力。如何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 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推进产教融合、集聚各类资源, 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需要?如何创新教学管理、改革培养模式, 以更好地适应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这是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4]。高职院校采用集群式专业结构既是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客观要求, 也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专业群”指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 以学校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 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 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 代表着院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5], 所谓“专业集群”指对应区域中某一个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或相关技术 (服务) 领域, 整合学校现有专业, 组建相应的专业群, 形成的集群式专业结构。高职教育是教育领域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关系最密切的部分, 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对接产业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就需要突破固有专业概念的局限, 借鉴集群发展的思想, 探索专业集群式发展。

二、专业群建设的要素分析

(一) 专业群的特性分析

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主要面向某个行 (产) 业办学的, 而学校的办学特色也正是基于特定的行 (产) 业形成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我国经济当前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时期, 高职教育实施专业集群化发展既是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进产教融合的外部要求, 也是集成各类资源、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效益的内生需求。因此, 专业群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外生性和内生性两个方面。一方面, 专业群建设主要是在政策推力下发展起来的, 无论是国家示范 (骨干) 院校建设计划还是相关省份专业群建设计划的实施, 都引导和推动了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另一方面, 面对投入不足、资源不足、活力不足、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 为了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对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管理集约进行探索与实践。同时, 推进专业集群式发展也是解决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政府、行业、企业都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健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的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这也导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逐步从离散走向集合。

(二) 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

一所高职院校所面向的产业及结构、针对的技术或服务领域以及原有专业建设的基础, 决定了其专业群的数量、专业的组合及其核心专业[6]。学校在进行专业布局时, 首先必须要考虑学校重点服务于产业链的哪些技术 (服务) 领域、面向哪些职业岗位 (群) 。其次要考虑学校现有基础及发展方向, 进而明确需要设置哪些专业群。同时, 要考虑各专业群之间有什么联系, 专业群由哪些专业组成, 核心专业如何确定, 以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服务产业链的专业集群是一个系统, 对应产业链上某个技术 (服务) 领域的专业群则是子系统, 而专业群内各专业则是更小的子系统。根据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系统的结构对系统功能具有决定性意义, 系统能否发挥其整体功能, 取决于该系统的结构是否合理。因此, “结构”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 是形成专业集群的基础。

(三) 专业群建设的支撑要素

集群式专业结构形成以后, 一方面要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 围绕专业群建设目标调整现有的资源, 包括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实验 (训) 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另一方面, 要围绕专业群面向的技术 (服务) 领域, 以核心专业为依托, 完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开发专业群课程平台。同时, 要打破制度壁垒, 形成校内外、群内外共建共享各类资源的体制机制。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 发挥专业集群整体优势的关键在于“资源”和“机制”, 这两者成为专业群建设的支撑要素。

三、高职机电类专业群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2年, 江苏省启动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群建设计划, 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全省遴选建设200个左右的重点专业群, 积极探索有效的专业群建设机制, 逐步形成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结构。2014年, 省教育厅对重点专业群建设情况进行了中期检查, 总体上看, 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中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无论是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不少局限与偏差, 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专业群结构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不高。主要表现为专业群设置学科化、同质化, 群间缺乏联系、群内组合松散、核心专业引领作用不强等。二是专业群资源合力不强。从目前专业群建设情况看, 主要要素的配置还没有突破传统专业建设模式的桎梏, 教育资源按照专业配置、管理条块分割等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 主要体现在专业群资源配置与建设分散、共享度和利用率不高。

针对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多年来的探索实践过程中,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学校) 借鉴产业集群理论, 围绕专业群的“结构、资源和机制”三要素, 提出以“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管理集约”为特点的专业群建设模式, 并编制实施了《“十二五”专业群建设规划》, 对高职机电类专业群建设与运行规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建设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机电类专业群建设模式模型图

图1 机电类专业群建设模式模型图 


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职教规律, 以服务为宗旨, 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目标, 基于中国制造2025、江苏制造强省战略要求和学校长期服务装备制造业形成的办学优势, 依托全国机械行业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和省市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 主动适应中小企业对智能制造技术升级改造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对接装备制造业相关重点领域, 集聚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核心技术积累、社会服务与示范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实现有效产出, 建设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机电类专业群建设路径

图2 机电类专业群建设路径  


(一) 规划群间结构、优化群内组合, 形成集群优势

基于服务面向和办学优势, 规划集群式专业结构。在对政府、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深入了解区域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 准确获知装备制造业相关技术 (服务) 领域及转型升级方向, 精准定位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技术需求、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岗位 (群) 等。基于学校长期服务装备制造业形成的办学优势, 主动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 分析区域装备制造业相关领域的企业密度, 重点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物理信息融合、工业物联网和现代制造业服务等领域。分析4大技术 (服务) 领域涉及岗位的规模和技术接近度, 聚焦4大职业岗位群。兼顾职业岗位群与技术领域, 重组与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20个专业, 整合建设机械技术、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制造业服务4个专业群, 形成“互联网+制造业+服务”聚合裂变、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专业集群。

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 确定群内组合。每个专业群进一步分析产业背景、服务面向, 结合现有专业基础条件分设专业。选择应用技术先进、辐射性强、基础条件好的专业作为核心专业, 聚集专业发展方向, 明确专业发展定位, 实现核心引领、全面发展。如针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电产品设计与虚拟仿真、三维扫描与3D打印等高端装备制造涉及的职业岗位群, 建设以国家重点专业数控技术为核心, 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学科基础相近专业为骨干的机械技术专业群。

(二) 校企共建共享、跨界互动互赢, 实现资源集成

依托教学资源平台, 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围绕技术 (服务) 领域, 以核心专业为依托, 以服务共性需求、遵循同一认知规律为原则开发课程平台, 统筹公共类平台课程、协调多专业共享课程、优化专业课程、开发创新课程, 建立各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及时将行业标准、职业标准转换为教学标准, 将技术资源转换为课程内容。对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标准, 开发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2个专业教学标准并在国内推广。完善配套实训体系, 并通过实训服务平台实现共享。依托校企合作先行先试优势, 主持建设2个国家级、12个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依托技术服务平台, 与利益相关方共建技术资源库。整合专业群教师资源, “专、兼、聘”结合组建跨界教师团队, 培育了15个市级以上教科研团队。以智能制造重大专项为切入点, 建成12个省市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服务企业智能化改造, 完善资源转换机制, 校企共建技术资源库。近5年, 先后主持开发国家和行业标准各2项, 申获专利810项, 承担四技服务项目273项, 年完成社会培训3万多人次, 协助无锡市开发12个技能绿卡项目、建立了5个区域性职业标准。

(三) 重构教学组织、完善制度体系, 形成集约管理长效机制

重构教学组织。2006年, 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中, 围绕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重点建设了5个重点专业群, 并按专业群架构重组教学单位, 率先进行体制机制改革。2012年, 根据学校“十二五”专业群建设规划, 围绕组建的7个专业群对校内二级学院进行调整优化, 在各学院增设研究所、基础部、实训部, 通过科研反哺教学, 统筹建设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及实践共享课程。建立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 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 持续保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通过完善4类80项管理制度, 实现高效管理, 形成可持续竞争的优势。出台《专业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 规范专业群建设。优先发展4个机电类专业群, 建立对接装备制造业的专业集群构建机制。出台《虚拟创新班管理办法》《学分制管理办法》等, 建立虚拟创新班等柔性化教学组织和学分互认等管理机制, 优化培养模式。出台《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意见》《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办法》《网站群平台管理办法》等, 推进教学资源与技术资源的开发、转换与整合。出台《双师、名师等六大人才工程的实施办法》《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等, 培养教师团队的执教能力、资源整合和技术服务能力。出台《专业 (群) 评估办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意见》等, 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通过一系列管理创新, 形成专业群建设、运行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Z].教职成[2011]11号, 2011-09-26.

[2]冯渊, 吴建生.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工作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6 (2) :140-142.

[3]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4]沈建根, 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1) :78-80.

[5]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Z].苏教高[2012]16号, 2012-05-28.

[6]顾京.基于产业结构的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12 (17) :16-17.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高浪西路1600号 邮编:214121

联系电话:0510-81838939

Copyright 2017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9025827号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0438号